心中有方法,眼里有星辰 ——山昌岭老师为新葡萄师范生讲教学设计
4月21日下午,上海市教学名师山昌岭老师“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热点与重点”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三场在政史楼A106教室进行。结合昨天讲的三节示范课,山老师以自己对中学历史教学理念的独到理解,就如何做好教学设计为2021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含公费师范生)和学科教学(历史)全体研究生做了精彩的演讲。 山老师指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凝“神”聚“魂”,即要做好“神魂兼具”的教学立意。以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为例,他提出“旭日东升,阴霾蔽天;拨云见日,峰回路转”的教学立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历经夏、商、周的早期发展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社会变革,最终由秦朝凝聚成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并于两汉时期得以巩固和发展。 在教学反思方面,山老师强调,《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学生后续历史的学习至关重要。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新课导入,从“几何的基本要素”入手,引领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特征,做到通俗易懂,易记易诵。 在教学过程中,山老师指出,教师应紧紧围绕“点”“线”“面”“体”这四个数学概念的特征,充分运用文献资料、考古图片、历史地图、时间轴线和其它考古成果等,适当穿插思想方法的引领,使学生渐入佳境,由此加深对中华文明起源进程的理解和认识。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中,山老师提出“衰”“争”“融”“变”“一”五个环节层层推进,将前后500多年曲折的历史进程充分展现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样一个生灵涂炭、割据动荡而又波澜壮阔、生机勃发的历史时代,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历史的理解。针对“百家争鸣”这一问题,山老师主张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思路,采用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其独具一格,效果明显。 “心中有方法,眼里有星辰”,这是山老师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为期三天的系列讲座中,山老师通过理论讲座、教学示范课,充分展现了他独到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深刻理解。山老师的系列讲座深化了新葡萄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热点与重点问题的认识,必将进一步增强新葡萄师范生的专业理论素养,提升新葡萄师范生的培养水平。 专家简介: 山昌岭,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历史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重点培养学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考官。长期从事“教会学生会学历史”研究,先后在《历史教学问题》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并有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此外,主编和参编历史教育、教学论著6部。研究成果荣获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科最高奖)。 作者:张建良

- 气合中心受邀出席基里巴斯独立46周年暨中基建交6周年庆典
- 《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我校成功举办区域国别研究学术研讨会
-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朱璇副教授受邀参加“蓝色浪潮大会”
- 山东艺术学院联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区域国别研究专业委员会访问新葡萄官网AMG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朱璇副教授受邀参加“深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大洋协会2025年年会”
- 我校教师代表受邀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斐济共和国建交50周年招待会
- 新葡萄教师受邀参加第二届涉非洲出版物韶峰论坛
- 新葡萄2023级历史学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学生赴北京开展校外文物考察
- 菏泽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李浩一行访问新葡萄官网AMG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团队受邀参加“第七届大洋洲研究学术研讨会”